皮膚炎俗稱「濕疹」,是一種皮膚的發炎反應。發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本身的體質較為敏感,一方面是因對外界環境的物質產生過敏所造成。
◆ 脂漏性皮膚炎(Seborrhea)、酒渣性皮膚炎(Rosacea)
對於混合性皮膚類型的人,脂漏性皮膚炎是一個很常見的毛病。它的特徵是在臉T字帶的區域(眉毛、耳朵、鼻翼兩側、嘴唇四周)佈有落屑性的紅斑,嚴重者還會有頭皮屑過多的困擾。患者亦常伴隨毛囊炎、青春痘及酒渣性皮膚炎。
形成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,是因為患者體質上對環境中的一種徽菌-皮屑芽孢菌產生敏感引起。此種徽菌會使患者的頭臉部油脂分泌異常,造成發炎。至於酒渣性皮膚炎則指患者體質對光及熱太敏感,臉部易發紅的現象。
其會反覆發作,相當難「斷根」,因此在治療上也分急期性與靜止期兩個階段,急性期可以給予抗炎藥膏,靜止期則給予抗芽孢菌藥膏或Metronidazole gel防止再發。嚴重的病例可以口服四環黴素及抗組織氨以降低發炎的程度。至於頭皮屑則以Polytar liquid 及 Ketoconazole shampoo最有效。
脂漏及酒渣性皮膚保養之道須掌握五原則- 怕光、怕熱、怕乾、怕悶、怕累。一年365天養成習慣- 不要直接曝曬陽光/白天擦防曬霜/ 晚上擦乳液/ 避免戴口罩/ 不要熬夜/ 避免煙酒。
◆保養品性皮膚炎
使用保養品是皮膚美容不可或缺的要素,然而有些人在使用保養品後,反而會產生一些紅腫、發癢的反應,此即「保養品性皮膚炎」,屬於接觸性皮膚炎之一類。
那麼,是不是這些人就不需要保養皮膚了?當然不是的。使用保養品所引起的皮膚炎,原因有三項:
(一) 使用不良產品
(二) 使用產品不當
(三) 膚質過敏
如果使用衛生署檢驗合格的產品,應不至於有第一種情況發生。至於使用產品不當,則是因為對自己的皮膚性質不是很了解所致,每一個人在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前,都應該先了解本身的膚質,從而選擇適合的產品使用之。例如,乾性皮膚的人,應該使用親油性的產品,油性皮膚的人則應使用親水性的產品,如果使用錯誤,不僅達不到效果,甚或使皮膚狀況更糟。
◆ 眼週神經性皮膚炎
不少婦女常會覺得上眼瞼處有癢癢的感覺,不知不覺的搔抓就造成皮膚粗糙、紅疹等發炎現象。擦擦藥膏好了,但不久又會再犯,煩不勝煩,此即所謂神經性皮膚炎。
神經性皮膚炎好發於上、下眼瞼及眼眶周圍,原因為:
(一) 眼週皮膚最薄、最乾燥,也最脆弱,所以較易受外在環境物質刺激引起發炎。
(二) 是否使用眼霜?因為眼週的皮膚較為乾燥,所以眼霜的產品都較為油膩,對於極乾燥的皮膚當然有益,然而對於一般性肌膚的人,這類保養品會導致皮膚的含水量增加太多,使皮膚反而浮腫不舒服。
(三) 是否使用除皺霜?眼週最易產生皺紋,有些人會使用除皺霜以讓皺紋不明顯。問題出在除皺的成份為維他命A酸之衍生物,這類產品均有不等程度的刺激性,而且具有光過敏性,有時候初期使用不覺得不適,然日積月累經日曬後,皮膚變得敏感,因而發炎。
◆發炎後色素沈澱症
一旦皮膚有發炎的情況,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,如果沒有及早處理,很容易造成「發炎後色素沈澱症」,也就是說,表皮細胞會在發炎過程中被破壞,使得黑色素掉落至真皮層,而導致色素的沈著;如果只有些微的黑色素,身體的淋巴循環系統將可運走它而自然消失;然而,若太多了,則醫學也難以在短時間內使用恢復正常膚色。有耐心使用美白藥膏(雄果素、鞠酸、對苯二酚衍生物)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